商城縣農調隊組織專業人員分別到三個成本調查點的鄉鎮對水稻生產情況進行專項調查。通過對種植戶和村里有經驗農民的交流了解,春播以來,土壤墑情較好,光照充足,水稻播期集中,關鍵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播種質量較高,水稻長勢良好。從李集鄉新莊村、鄢崗鎮阮崗村、吳河鄉馬槽村三個成本調查點調查實際情況看,今年三個成本調查點水稻的播種面積115.06畝,比上年同期增加6.66畝,增長6.14%。播栽期雨水充足,氣候條件適宜,秧苗素質好,適期適齡栽插面積大,栽后植傷輕,返青活棵快,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縣是高溫天氣,平均溫度在37-39度之間,高溫天氣有利水稻生長,水稻苗情總體好于上年同期。今年調查點水稻產量增幅10.25%。
一、水稻畝產平穩增長
調查匯總顯示,今年3個成本調查點水稻的播種面積115.06畝,比上年同期增加6.66畝,增長6.14%。其中水稻一類苗的面積115.06畝,今年調查點水稻沒有二、三類苗的播種面積。三個成本調查點水稻總產74923.50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6967.50公斤,增長10.25%,畝產651.17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23.99公斤,增長10.25%。水稻播種時水源充足,水稻都能適時播種,在生長前期至中晚期,即在生長分蘗至拔節至揚花至灌漿期間,雨水調節較好,水稻長勢良好。今年氣候較為適宜,本地未受干旱及洪澇災害性天氣的影響,總體風調雨順,沒有自然災害、沒有病蟲害,喜獲豐收。
二、水稻成本略有上升
2018年成本調查點水稻生產成本每畝費用660.6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3元,增長0.14%。生產成本每畝費用增長的主要因素如下
1、物質費用每畝133.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0元,增長2.69%。其中每畝種子費用56.4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8元,增長1.77%;每畝化肥費用51.41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22元,下降0.43%;每畝農藥費用25.5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4元,增長12.02%?,F在種植戶對水稻種子的價格理解進一步提高, 只要是新品種產量, 價格貴也愿意購買, 化肥的價格略下降, 農藥的使用量有所上升, 主要是勞動力減少, 壯勞力大都外出務工, 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
2、生產服務支出費用每畝144.5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42元,減少11.85%。其中機耕費用每畝52.0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37元,增長19.93%。機收費用每畝82.1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9元,減少2.83??;今年雨水多,沒有排灌費用。生產服務支出費用下降主要因素是現在農民購買機械量增多,使得市場生產服務價格有所下降。
3、人工成本每畝費用135.5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31元,增長14.64%。機械化使用程度繼續提高, 從整地、插秧到收割等主要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作業,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從而減少了人工勞動的時間。但是請人工從田塊搬運稻谷的運費有增加,是人工成本增長的主要因素。
4、土地成本費用每畝247.09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46元,下降0.19%。主要是農戶種植是自己的耕地,租的耕地也是簽訂幾年的合約,價格變化不大。
三、水稻凈利潤健康增長
我縣水稻市場收購價格,南部山區的市場價格是每公斤1.90元至2.05元,北部地區市場價格是每公斤2.00元至2.20元。水稻收購價格還分干和濕的差別,干水稻價格每公斤2.20元,濕水稻收購價格每公斤1.90元至2.00元,再就是國庫沒開庫,還沒有收購。按平均市場價格每公斤2.04元計算,水稻每畝產值為1328.3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5.39元,增長8.62%。水稻每畝凈利潤667.7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46元,增長18.55%。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今年水稻單產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長,水稻銷售價格有所上升。
四、關于農民增收的幾點建議
1、農技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正確地引導農民對水稻的田間管理。根據苗情和未來天氣變化,加強氣象的預報和對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大力發展和推廣優良高產品種,引導農民積極實施測土施肥、按需施肥等科學的施肥法,同時加強使用農家肥,幫助、指導農民控制種糧成本,提高種糧效益。
2、加強支持和保護水稻生產的力度,優化投入渠道,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支持與補貼,提高糧食生產的競爭能力。一方面加強對產糧地區、糧食生產基地、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形成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穩產田,增強糧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3、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認真分析國內糧食市場形勢,降低農民對糧食價格持續上漲的預期,引導農民積極銷售余糧,避免糧食存儲損耗、糧價下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另外,糧食收購企業應加強工作主動性,采取方便、快捷的服務方式和優質的服務態度,上門入戶收購糧食。形成良性市場購銷形勢,促進水稻價格及農民種植收益的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