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縣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實現1991327萬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4163萬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800775萬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776389萬元,增長13.7%。三次產業結構為20.8:40.2:39.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依次為14.2%、38.6%、52.8%,分別拉動GDP增長1.1、3.1和6.1個百分點。
2018年末,公安戶籍總人口804906人。按照3%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全縣常住人口527300人;出生率11.19‰;死亡率7.81‰;自然增長率3.38‰;城鎮化率達40.33%,比上年提高1.43個百分點。
2018年商城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7%。其中,食品價格指數上升1.2%;非食品類價格上漲1.9%;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2.1%;服務價格指數上漲0.6%;工業品價格指數上漲3%。
從CPI的構成來看,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七升一平”。衣著、居住、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其他用品和服務分別上升2.7%、3.3%、持平、3.2%、1.7%、0.2%,1.0%、食品煙酒上升1.0%。
商品零售價格水平上漲2.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水平上漲1.6%。
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719萬元,增長10.0%,其中,稅收收入42272萬元,增長13.1%,稅收占比達64.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38468萬元,同比增長22.6%。
二、農 業
2018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757039萬元,同比增長3.7%。其中種植業產值457146萬元,同比增長2.4%;林業產值37509萬元,同比增長3.6%;牧業199710萬元,同比增長5.1%;漁業產值38696萬元,同比增長5.1%;農林牧漁服務業23978萬元,同比增長19.5%。實現農業增加值427277萬元,同比增長3.7%。
2018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3173公頃,比上年增加1.69%。其中,水稻32727公頃,增長0.37%;小麥9066公頃,減少7.55%。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2208公頃,比上年減少36.71%。蔬菜種植面積6474公頃,比上年增長2.31%。茶葉種植面積9057公頃,比上年增長4.19%。漁業水面養殖面積7991公頃,比上年增長3.14%。
全年糧食總產量299168噸,比上年增加0.5%。其中夏糧36000噸,比上年減少10.5%;秋糧263168噸,增加2.2%。油料總產量39738噸,比上年減少2.4%。蔬菜總產量150074噸,減少18.14%。茶葉總產量4412噸,比上年減少10.3%。肉類總產量18509噸,比上年增長2.0%。禽蛋產量13624噸,比上年增長0.92%。水產品產量32377噸,比上年減少10.4%。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8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7.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減少10.2%;利潤總額增長9.2%?!?/span>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為217023萬元,比上年增長4.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比增長11.9%。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1%。全年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6%?!?/span>
五、國內外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9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0.9%。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98840萬元,增長11.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0572萬元,增長6.6%。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78372萬元,增長10.8%;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41040萬元,增長11.0%。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7958萬元,比上年增長4.5%;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2406萬元,增長6.5%。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47500萬元,比上年增長4.1%。
2018年末擁有各類民用汽車54897輛,比上年增長13.9%,其中,私人汽車46331輛,同比增長16.7%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3014.26萬元,比上年增長31.9%。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35萬戶,增長-11.3%;移動電話用戶482381戶,增長42.5%。其中,移動手機用戶253504戶,聯通手機用戶108717戶,中國電信手機用戶120160戶。手機電話普及率94.04部/百人,較上年增加26.66部。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00402戶,增長66.8%。
2018年全年實現接待游客520萬人,同比增長7.9%,旅游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9.7%。金剛臺西河景區的峽谷漂流、玻璃吊橋項目、空中樂園成為旅游熱點。4月5日第一屆大別山民間文化節活動在西河景區正式開幕;4月15日全國徒步大會在商城西河景區圓滿落幕,來自20個省近50000人參加徒步活動。4月22日,以“春種一分田,秋收一擔糧”為主題的首屆大別山插秧節,在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余子店村舉行,鄂豫皖三省的近萬名國內游客和來自8個國家的10余名外國友人,冒著蒙蒙春雨來現場體驗傳統農耕文化,回味鄉愁。《商城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完成。創新旅游推介載體,互聯網+旅游成為旅游經營新模式,今年我中心微信公眾平臺共發布旅游宣傳信息140條,官方網站共發布旅游宣傳類信息28條。
年末共有A級旅游景區5處,其中4A級景區3處,3A級景區2處,2A級景區1處。星級賓館(三星級以上)1家,國際和國內旅行社3家。
七、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金融業增加值72576萬元,比上年增長6.3%。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2366764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2.1%。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889510萬元,增長12.5%。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781526萬元,增長5.9%。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比為33.02%。2018年人身險保費收入1549萬元,人身險賠付207.82萬元。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8年,商城縣有各類各級學校198其中:高中9所,初中29所,小學9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64所。中小學專任教師7280人;在校學生134708人,其中:高中在校生25810人,初中在校生30208,小學在校生48507人。全縣7611人參加高考,本科進線4807人,其中,文史和理工類考生6830人,本一進線1158,進線率17%;本二以上進線4426人,本科進線率64.8%。全縣有106人考入“985”院校,其中,有2人考入清華大學,有7人考上飛行員。初中、小學入學率為100%。幼兒入園入托率達96%以上。
2018年度,全縣申請專利161個,其中發明專利6個,實用新型專利85個。授權專利76個,其中發明專利1個,實用新型專利39個。
2018年,全縣新增4家企業通過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3家企業通過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3家企業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8年,我縣圍繞脫貧攻堅、改革開放40周年、建黨97周年等重大主題、節慶等開展創作、演出、展覽等文化活動百余場。重點推進舞臺藝術送農民、中原文化大舞臺、戲曲進校園、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農家書屋、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文化精品創作,圍繞脫貧攻堅等中心工作,創作歌舞、小品、小戲等文藝作品30余個,全新編創3個節目參加第二屆“茶歌茶舞”大賽和第26屆茶文化節展演,創排節目1個節目參加“出彩河南——信陽市第二屆廣場舞展演活動”等,均獲大獎。選調省級非遺項目商城花籃戲、商城民歌、市級非遺項目商城木板筆畫、商城根雕、商城剪紙、商城陶瓷等共6個節目(項目)參加“豫見茶鄉”----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
健全文物安全監管制度,縣鄉村三級文物保護網絡已經建立并逐步完善,積極申報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完成息影塔、赤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忠烈祠、紅軍洞群等四處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材料。重點完成省保單位董大畈傳統民居和赤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修繕維護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挖掘我縣優秀農耕文化,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大別山插秧節”和“農民豐收節”以及信陽茶文化節等民俗、農事文化活動。立足鄉土文化,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以文旅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依托金剛臺、黃柏山、湯泉池、里羅城等重點景區的“紅色文化、生態文化、養生文化、田園文化”,發展文化旅游、餐飲、購物、娛樂等第三產業,探索產業帶貧新模式。依托我縣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培育鄉村節慶文化,形成了“大美里羅城民俗文化節”、“大別山插秧節”、“四樓灣民俗文化節”等鄉村文化特色產業,展示傳統民俗,體驗農事文化,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
年末共有衛生機構3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4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萍膊》乐吾t院1個。病床床位2936張,衛生技術人員2627人,其中執業醫師747人,執業助理醫師397人,注冊護士1222人。
十、城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7569元,同比增長10.1%。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1元,比上年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887元,較上年增長1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27元,比上年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042元,同比增長11.23%。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0.48?。?,較上年下降7.8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0.82%,較上年下降3.8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43.76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7.39平方米。
2018年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人數25000人,養老保險保護費收入11721萬元,養老保險支出28366萬元。參加醫療保險人數689158人,醫療保險費收入47490萬元,醫療保險支出45906萬元。城鎮新就業人數6010人,城鎮失業人數126人,登記失業率3.2%。
十一、資源、環境與安全生產
水資源總量14.34億立方。2018年:全年降水量1046.9mm,無霜期299天,年平均氣溫16.7℃,極端最高值出現在7月24 日,38.7℃。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30 日,-8.9℃。
年末已發現各類礦產16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黑色金屬礦產2種,有色金屬礦產4種,貴金屬礦產1種,非金屬礦產8種。主要礦產有鉬礦、釩礦、磷礦、陶土礦、飾面用花崗巖、地熱等。
2018年,我縣優良天數為311天,PM10平均濃度67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38微克每立方米,超額完成2018年度市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一直保持在國標Ⅲ類以上。
年末森林覆蓋率57.02%,林木蓄積量670.86萬立方米。年末共有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10.6千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地質公園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