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積極培育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成效持續顯現,前兩月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的穩定恢復態勢,各項經濟指標均有明顯增長。
一、2021年前兩月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生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前兩月累計增速為30.5%,比去年同期提高59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六。
全社會用電量:前兩月累計完成1.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9%,比去年同期提高129.5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工業用電量:前兩月累計完成83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8%,比去年同期提高27.1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市第七。
工業稅收:前兩月累計完成379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43萬元,增長6.9%。其中工業增值稅累計完成3294萬,比去年同期增收388萬,增長13.4%。
2.固定資產投資:前兩月累計增速為20.0%,比去年同期提高27.1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七。
房地產開發投資:前兩月累計增速為46.2%,比去年同期提高49.8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9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三。
工業投資:前兩月累計增速為5.5%,比去年同期提高9.9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8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五。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兩月累計完成12.9億元,同比增長30.6%,比上年同期提高55.9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市第七。
4.規上營利性服務業:根據目前聯網直報平臺和部門掌握數據,全縣規上營利性服務業前兩月累計增速為39%。
5.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前兩月全縣存款余額累計完成320.85億元,累計增速為13.5%,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全縣貸款余額累計完成101.18億元,累計增速為10.4%,增速位居全市第六。
6.財政收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前兩月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55億元,增速為8.8%,增速位居全市第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前兩月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完成7.63億元,增速為-8.0%,增速位居全市第八。
7.“入規納統”情況:前兩月我縣入庫16家企業(工業2、貿易業11、服務業2、房地產業1)和4個5000萬以上投資項目,入庫個數位居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問題
1.工業經濟要素支撐乏力。工業用電量前兩月總量僅占全社會用電量的5.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4.2個百分點,工業投資總量增速為5.5%,難以匹配工業經濟增長速度。
2.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嚴峻。一是在建項目投資規模小,截止目前我縣500萬以上在建項目共7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共34個,5億元以上項目6個;二是缺乏大型項目儲備,今年我縣省級重點項目只有4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嚴峻。
3.消費需求釋放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縣“宅經濟”規??焖贁U大,但餐飲、旅游、文體等領域的消費受到抑制,從我縣前兩月消費情況來看,尚未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4. 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不夠。前兩月,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為10.4%,位居全市第六,比去年下降嚴重,存貸比為31.5%,存款轉化為貸款比例不高,反映出金融對本地實體經濟支持不夠。
三、下步工作建議
(一)科學調度,加強研判。緊盯全縣經濟發展目標,加強動態跟蹤、預測和預警,對主要經濟指標數據,各監控部門要有專人負責,做到按月監控,按月測算,按月分析,及時掌握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同時,各鄉鎮也要高度重視,站在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的角度,定期對經濟形勢進行研判,在總量、結構和增速上向更好方向發展,主要領導對本鄉鎮經濟發展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
(二)補齊短板,協調發展。投資方面,一是要鼓勵現有企業通過技術改造來增加投資,對技術創新項目進行扶持,二是要加大項目謀劃和儲備力度,在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全力謀劃、建設一批項目。消費方面,以全域旅游為核心,結合“農家樂”及生態養生等,加強旅游產品開發,營造全民興旅、旅游富民的濃厚氛圍,著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挖掘和釋放潛在的消費能力。工業方面,圍繞保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綠色建材、生物科技五大主導產業,招引一批有潛力的企業,打造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
(三)挖掘潛力,應統盡統。一是要做到摸清底子。對縣域內達到“規上”標準的企業和達到規摸的投資項目做到清清楚楚,盡早完善入庫材料。二是要將外地企業在本地經濟行為納入統計。對于房地產項目已經完成建設卻因為企業沒有在本地注冊公司無法入庫的要積極和企業溝通,在本地注冊企業。對于大型項目包含我縣的,相關部門要積極和項目部門對接,做到配套項目應統盡統。
(四)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各相關部門要在經濟運行工作上形成共識與合力,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和統計部門溝通,對于符合注冊法人企業條件的大個體單位要按照標準注冊法人企業;工信部門要重視小規模企業的培育工作,推動小規模企業向規上企業轉變;稅務部門要服務好企業,鼓勵企業申報一般納稅人,為企業入庫提供支撐。
(五)強化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各鄉鎮要持續強化屬地原則,凡行政區劃內的統計工作都由轄區黨委、政府負責安排落實,凡統計站人員不足,力量不夠,影響全縣統計工作的鄉鎮,要盡快配齊、配強統計人員,確保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工作落到實處,客觀準確地反映全縣經濟發展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