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通訊員 祝鶴 楊緒偉 馮一中金秋時節,在信陽市商城縣蘇仙石鄉鄧樓村,連綿起伏的茶山上依然蒼翠欲滴,一行行茶壟如綠色的五線譜,從山下鋪排到山上;茶農穿梭其中,為來年春茶生產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豐收后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希冀掛滿臉龐。
"去年這個時候,大伙兒還是一籌莫展。真是多虧有公益助農項目的支持,讓我們這個茶產業特色村又恢復了生機。"鄧樓村黨支部書記易先海激動地表示,今年該村高山茶生產突破40噸,綜合產值達6000萬元,茶農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據了解,去年7月中下旬,一場罕見的強降雨讓商城縣 21個鄉鎮1.6萬余人受災,地處深山區的鄧樓村損失巨大。"茶園和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受到很大影響。"易先海介紹說,該村為商城高山茶核心產區,茶園面積1萬余畝,茶產業是該村1100余名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
"我們在鼓勵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的同時,也在積極爭取公益項目支持。"鄧樓村以及商城高山茶的受災情況,也引起對口支援商城縣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注意,該公司在商城縣掛職鍛煉的政府副縣長李春波多方奔走,終于,今年1月份,"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支持商城高山茶產業項目"舉行線上簽約儀式。
據悉,該項目捐贈金額為130.5萬元,主要用于商城高山茶產業改善基礎設施,通過"提質增效+帶動創新"的組合方式,幫助受災小農戶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升茶園管理水平和提高茶葉加工技術。項目實施主體為鄧樓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蘭寨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
來到該項目支持的蘭寨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商城高山茶生產線建設現場,廠房改造工程已進入尾聲,新購置的茶葉加工設備即將安裝。"得益于項目實施,以后我們商城高山茶在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方面將更上一層樓。"易先海說。"商城縣是產茶大縣,茶園面積達21.3萬畝,年產干茶500余萬公斤,綜合產值12億元,其中10余萬畝都是品質優良的商城高山茶。因此,該公益項目不僅幫助了災后的鄧樓村茶產業脫困,還讓我們可以借助小罐茶在品牌上的支持優勢,助推商城高山茶‘走出去’,提升商城縣茶葉產業整體效益和競爭力。"李春波表示,將發揮茶園生態優勢,探索走好茶旅融合的發展路子,真正實現"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