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 3月下旬的大別山區商城縣,春光明媚,盛開的桃花、櫻花、油菜花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幅秀美的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更為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座茶山在春風的吹拂下冒出了一片片嫩芽,新一年的春茶開始采摘了。
在商城縣汪崗鎮韓沖村萬畝茶園,天一放亮,茶農們就戴上遮陽帽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這里的茶樹,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種植的,從最初的2000畝發展到現今的1萬余畝。過去,茶農們各自為戰,加之制茶設備簡單,制茶工藝不盡相同,又沒有得力的銷售渠道和知名的茶葉品牌,種出的茶葉根本賣不上價。
2020年,韓沖村成立了商城縣萬畝茶園茶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對所有茶園實行統一管理,為茶樹施用有機肥料,并在茶山安裝了太陽能誘蟲燈、懸掛了粘蟲板,將生態茶園作為發展目標,既減少了茶樹的病蟲害,又大大地提高了茶葉的品質。
“2022年,萬畝茶園的畝均銷售收入,由過去的3000元提高到了8000余元。公司高價收購茶農的鮮葉,不僅生產春茶、夏茶、秋茶等綠茶,還生產紅茶,現已注冊‘金剛茶匠’‘插旗尖’兩個商標。在第二屆世界紅茶產品質量推選活動中,‘金剛茶匠’牌信陽紅茶榮獲金獎?!惫矩撠熑藢O云山興奮地告訴記者,“我們追求的就是高山茶的原汁原味,要求種出的茶葉必須芽頭壯、桿子粗、葉片大、湯色清、香氣濃、入口甘甜。只有做大茶葉產業,才能增加茶農收入,促進鄉村振興?!?/span>
3月29日,在商城縣蘇仙石鄉秦河村,商城縣東奇山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愛民正和員工一起炒制頭茬春茶。車間里,員工在攤晾鮮葉,并用炒茶機械完成殺青、揉捻、炒制、理條、烘焙等工序,茶香四溢。
2005年,魏愛民回到家鄉承包了村集體的1000畝荒山種植茶葉,之后又流轉了周邊3個行政村的荒山荒地,并成立了商城縣東奇山茶葉專業合作社。2013年,他為自己生產的茶葉注冊了“東奇山”商標。該合作社現有茶山3600畝,其中1600畝為幼樹,有2000畝茶樹可以全面采摘。
魏愛民說:“對于茶農來說,春茶就是他們的錢袋子。馬上就要進入春茶采摘高峰期,我這里每天都會有百余名采茶工吃住在山上采摘鮮葉。在一個月的采摘期里,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為春茶生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與汗水,但每天也會有收獲,手頭快的一天可收入200余元?!?/span>
在商城縣蘇仙石鄉東河村,商城縣其鵬茶業有限公司遠近聞名。37歲的公司總經理周正祥,不僅是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是首批中國制茶能手、河南省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和商城高山茶產業協會會長。
周正祥說:“我們的7000多畝茶園,都在海拔400米~800米之間,是商城高山茶的核心產區,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運作,采取有機模式種植,對茶園進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在茶葉制作上,既采用了先進的機械制茶,又保留了傳統的手工制茶。采用手工炒制,不僅僅是售價比機制的高,主要還是為了保留和傳承這一傳統制茶技藝,并將其一代一代傳下去?!?/span>
商城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技術專家馮一中告訴記者,截至2022年年底,商城縣共有茶園21.5萬畝,其中開采面積18.8萬畝,年產干茶520萬公斤,綜合產值18億元,3萬余戶12萬人因“茶”有了穩定的收入。全縣現有茶葉加工廠620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國家級示范合作社2家,茶葉品牌30個,茶葉產品商標62個,其中“金剛碧綠”“其鵬”“金剛臺”等品牌成為河南省著名商標。
據了解,近年來,商城縣積極推動茶、旅、文、康融合創新發展,聚力打造茶葉采摘體驗區、茶產品加工銷售集散區、生態茶園觀光示范帶,著力把“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2022年1月,“商城高山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11月通過了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商城縣成為“商城高山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區。
朋友,想要領略大別山秀美風光、想要喝正宗高山茶,就到商城來!
圖①秀手摘鮮葉
圖②采茶工在汪崗鎮韓沖村萬畝茶園采摘春茶
圖③茶廠質檢員在檢查采摘的鮮葉質量
圖④馮一中(右一)在了解黃金茶生產情況
圖⑤采茶工簡單的午餐
圖⑥茶農在剔除鮮葉中的雜物
圖⑦茶廠技術人員在檢測鮮葉中的藥物殘留
圖⑧周正祥給剛炒制的茶葉進行自我審評
圖⑨采茶工采摘名貴的信陽黃金茶
(記者 楊遠高 編輯 尹小劍)